
正所谓外行看热闹,内行看门道。
新风设计简单吗?
暖通专业的人士表示“简单”,非专业的人士表示“看不懂”。
其实有一定从业经验的人,都已经清楚如何计算所需的新风量,但是往往实际效果与预期会有些出入,让我们一起来温习一下。
我们该如何计算所需的新风量呢?
普通住宅
一般按换气次数进行计算,简易计算方法如下:
新风量=新风面积×层高×换气次数
新风面积:建筑面积除去卫生间、厨房等不需要新风的区域,
层高:去掉吊顶的平均层高,
按相关规范,换气次数取0.7~1次即满足一般需求。
可选用松下150-500风量的家用薄型全热交换器或PM2.5净化新风机。另外,在厨房、卫生间及其他会产生污染物的房间(如书房、棋牌室等),应设局部排风系统。


实际案例中,往往我们的用户偏爱选风量大的设备,但是随之而来会带来一些隐患。
一方面,设备风量越大,布设的管道越粗,所占吊顶空间越大(有些别墅吊顶空间足够,可以忽略此项);
另一方面,设备风量过大,空间窄,管路过于简单,同时末端风口风速就会过大,容易出现噪音困扰(案例:之前有客户在两室一厅的房间,安装了250风量的全热交换器,用户深受噪音之苦)。
非居住场所
一般按人均换气量,需满足规范的最小新风量的要求。计算方法如下:
新风量=人均新风量×人数
从低成本及大风量考虑,可选用松下ZY直流全热交换器或静音型送风机。


案例分享
深圳某办公室,面积200平方米,日常办公人员为10名程序员。按人均30风量设计的选用了松下500风量全热交换器。随着公司规模扩大,办公人员增加至30人,用户反馈一个字”闷“,需对新风系统进行改造。
案例总结
上述案例中,办公室面积较大,初期办公人员较少,设计时,应考虑一个新风余量,来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。另外,程序员是一个“烧”脑的职业,对新风量的需求会更大,在取人均新风量时也应适当放大。
